HOME > 分享交流>技術專欄>台灣山岳雜誌
 
台灣山岳雜誌 黃國維著

峽谷音樂抱石饗宴
記太魯閣峽谷音樂會及光合作用戶外抱石賽

 
  「抱石」,如此動感、參與者好像都得有強健肌肉、絕佳體力的粗曠活動。「聆賞音樂」如此嫻靜、參與者好像都得有端莊打扮、細膩技巧的精緻休閒。這兩種看似不相關的休閒活動,卻在好山好水的花蓮同台登場,共同上演一齣好戲。
  試想!如果有人在天然溪谷中攀岩抱石,或許並不稀奇。但先聽完 氣勢磅礡的峽谷音樂會,培養情緒及動感的節奏,再到滿佈美麗大理石的溪谷中抱石廝殺一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2006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 11 月 18 日在長春祠及太魯閣台地盛大展開,有國家交響樂團及傑出音樂家的演出; 19 日光合作用戶外探索學校在木瓜溪畔,舉辦第二次的東部天然抱石賽。這兩場任誰都不想錯過的好戲, 於是便事先安排了時間,來趟難得的「 峽谷音樂抱石饗宴 」!

  如果聽音樂會是一種心靈滋養,那麼在 太魯閣峽谷中欣賞音樂,便是在心靈中找尋大自然的滋養。我們前一晚出發行經中橫支線,夜宿小風口,盼能趕上長春祠的長笛弦樂四重奏。因為時間有些遲,到的時候就已經湧進許多聽眾,溪床、平台、步道上到處可見到聽眾的身影,大家席地坐在溪床上聆聽音樂家在溪谷中演奏。 其中,大提琴的獨奏,勁道、弓力十足,表現出曲子的渲染力;而長笛悠揚且柔順的餘韻,飄邈四溢。 優美的音樂中還伴著立霧溪潺潺的流水聲,也讓莫札特的長笛四重奏、韓德爾的帕薩加里亞舞曲等經典名曲,創造出十分不一樣的音樂效果。

  下午的重頭戲由「國家交響樂團」演出,將近百人的國家交響樂團搬到了太魯閣,由名指揮家簡文彬指揮,場面非常浩大,演出的曲目融合了音樂與大自然。其中大峽谷組曲有一段用小提琴模擬驢子在峽谷崎嶇的山路中辛苦運送貨物的景象,十分細膩且有趣。真高興能躬逢其盛,感受了這場讓萬名觀眾如癡如醉的音樂饗宴,在 氣勢磅礡 的組曲樂聲中, 熱鬧與豐富的氣氛迴繞全場,讓 所有人和太魯閣國家公園及國家交響樂團一起度過特別的 20 歲生日。
  如果天然抱石是一種身體感動,那麼在花蓮大理石峽谷中享受抱石,便是在身體內找尋大自然的動感。光合作用戶外探索學校繼 2005 年在清水溪辦了第一場成功的東部天然抱石賽,引起攀岩者的熱烈迴響,許多的掌聲與讚美隨之而至。但他們並不因此而滿足,反而更加努力,繼續找尋攀岩者嚮往的抱石世外桃源。於是舉辦了這第二場的天然抱石賽。
  溪谷中矗立著許多大石頭,白色、藍色、灰色混合迷人的紋路,每一個石頭都有很多條不同型態的路線及多變化的手點等帶著我們去挑戰。岩友陸續抵達,大家背著抱石墊,拎著背包,好像是一年一度的聚會,互相打招呼寒喧。心急的,迫不及待的就穿起岩鞋上場火拼;悠閒的,先舖好墊子享受一下美景天成。不過說起這大理石,就讓人又愛又恨。愛它的滑順、細緻、美麗-讓人看了想要多摸一下,想要抓緊一點;卻也恨它的滑順、細緻、美麗-摸多抓多讓人很快就沒有手皮,沒有力氣。
   不多久,每顆石頭前面都有一群人。有些指指點點,有些努力攀上,更有些在石頭上又碰又跳的喊著「哈!哈!又完成一條了」。攀岩者的互動交流,在石頭間迅速流竄,一會這兒有好賺的路線,一下子這裡有了破解版,大家交頭接耳,互相談天,好不熱鬧。有時候難題前面,擠著兩三個高手比手畫腳,討論著攀爬順序與動作,後面做了一排看戲兼學習的觀眾,正似「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午後,有力氣繼續爬,沒力氣玩玩水。有人說,有石頭就有岩爬。我們不只愛爬,更用行動支持用心的人、親身感受。一百多位攀岩者來到這東部美麗的溪谷中,用動作、用心去體會這石頭及自然的美。這天然抱石賽,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他的一片天地。

   難得的「 峽谷音樂抱石饗宴 」, 這也令我想起了攀岩與音樂的『力量』、『節奏』、『集中』。 攀岩和音樂,或動、或靜、或柔、或剛,看似不同型態的東西,也有著高度的相似。
   『力量』、正如攀岩手點的施力與音樂演奏的手勁,並不是蠻力的使用,而是肌肉的放鬆 ( 伸展與熱身 ) 和當下陰力(恰好的力)的控制。放鬆,才能拉出更飽滿、更沉的音色;放鬆,才能增加手指、手掌與岩塊的接觸面積。沒有了力量的配合,怕不能完成演奏;過多的力量,動作變的生硬或徒然浪費力氣。
   『節奏』、曲子如同文章,「起、承、轉、合」由一段段樂句組成。譜曲者創作樂曲,在樂曲中安插著具延展性的長音,緊湊觸擊著的短音,或讓人喘口氣、再醞釀下一段精采演出的休止符。攀岩路線,雖有標示 5.12b 之類的參考難度,但其中亦是由一段段不同程度的難關建構而成。然而,演奏或攀爬依本身的能力、性格、喜好等因素,擁有不同的節奏,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表現方式。快與慢,並無定調,感受自己的能力與特性,揣摩出適合自己的步調與節奏,從容與穩健的展現出自己最優且最舒服的樣貌。
  『集中』、像武俠小說,那高手撫弄著琴弦,將內力灌注於琴弦上,與對手比著一場暗潮洶湧的武。當心緒雜亂演奏時,那結果往往是慘不忍睹,連旁人的都聽的出不對勁。路線的大點、凹縫、皺褶、小洞、動作,必須集中心緒,想像、模擬、探索、觸摸,感受著身體的律動、吐?、伸展、平衡、上攀。集中時,身體好像自然舞動,吐?之間可以感受到石頭的溫度、味道,眼神,亦散發出迷人的光彩。

   這趟「 峽谷音樂抱石饗宴 」,讓我更清楚了「行於外而安於內」的意涵。 太魯閣峽谷如此堅硬,卻有立霧溪穿過它的中心地帶,造就了峽谷、斷崖等地形,造就了風聲、水聲等音樂。 其實音樂和攀岩的技巧與心緒部分,有很多相同之處,也有很多互相彌補的地方。都是由內心想像和外在形體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首曲子 ( 路線 ) 。但是光是完成 ( 爬完 ) 是不夠的,需要有更多的內心冥想與動作練習,才能將曲子 ( 路線 ) 表演的流暢完美。正如太魯閣令人佩服的峽谷與美麗滑順的石頭,不正是千錘百鍊、細細雕琢而成的嗎!
   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天然抱石的氛圍與 動靜柔剛。或是想要練習 『力量』、『節奏』、『集中』,想在大自然中與石頭和路線融為一體。不用擔心!我們將在今年春末為各位獻上另一場 iClimb 「就是愛爬」天然抱石賽。

任職於台灣戶外探索股份有限公司
現為 iClimb 攀岩團隊、台灣攀岩資料庫站長